大明國際通過與金蝶公司的合作,使用云·星空產品實施ERP系統,綜合應用信息技術有力的支撐公司材料主業和經營管理的協調發展,獲得可觀的成效。目前項目一期已經結束,下一階段,大明集團信息化建設將致力打造鋼鐵供應鏈數字化全流程服務,夯實信息系統基礎應用,深化供應鏈協同模式,試點工業物聯網應用,探索數字化增值場景,以數字科技手段為客戶創造更多價值。
——徐飛 江蘇大明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CIO
客戶概述
大明成立于1988年,在中國制造業發達的地區設立了無錫、武漢、杭州、天津、太原、淄博、靖江、泰安、無錫前洲和嘉興10個加工服務中心,初步構建成以集團總部為引領,以十大加工服務中心和靖江制造配套基地為主體的產業布局。經歷33年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一家在不銹鋼、碳鋼領域專業從事加工、銷售和技術服務、享譽全國的現代綜合性鋼鐵服務企業。
大明集團多年來著力打造“深加工、品種鋼、戰略客戶、工程項目、產品及服務出口”五大差異化競爭優勢,充分發揮自身強大平臺優勢,聚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打造制造業優質供應鏈,謀求共贏發展,與寶武集團、太鋼集團、馬鋼、張浦、三井、阪和、GE、中集等鋼鐵產業鏈眾多知名的上下游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大明國際為實現集團化經營管控,亟需建立集團統一會計政策科目體系和核算體系,從而規范所有子公司和總部的會計核算工作;同時,以集團化運營為目標,針對剪切、深加工、鈑金、裝備制造等不同的業務場景,建立既能適應多種業務形態又能滿足集團化敏捷高效管控要求的ERP系統,以此支撐大明的金屬材料服務不斷向領域發展,向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業務挑戰
集團與子公司數據割裂,企業內部溝通效率低,內部精細管控能力較弱
發貨計劃、過磅、出庫、收付款及運費結算等業務環節之間的數據都散落在各個部門中,各部門的資源沒有實現有效的共享,業務與業務之間,業務與財務之間流程和數據都是割裂的,各部門間難以協同,導致集團整體運營效率偏低;同時,管理未實現閉環,業務數據不能實時反饋和追溯,導致企業運營的監控能力偏弱,運營風險偏高,在報價的過程中,產品成本都是人為憑借經驗預估的,成本準確性和精細度均不足,難以支撐薄利多銷的價格策略,集團的利潤損失風險較大。
市場布局不夠深入,未能與產業鏈上下游有效協同
市場進入由“以量取勝”向“依靠技術、質量、品牌、管理取勝”過渡的時期,所以大力實施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加強新工藝、新產品研發,加強前瞻性儲備技術研究,支撐不銹鋼工業轉型的核心關鍵技術和高附加值產品,更新設備、培養人才等等,都將會成為企業在市場取勝的不二法寶。貿易企業向產業鏈下游拓展,擴展和保有客戶,分子公司分工協作,更要向深加工行業獲取利潤。
信息傳遞效率、時效性不能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用戶體驗感有待進一步提高
傳統行業對信息技術的使用程度不高,使供應鏈企業間合作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大大加強的空間。信息技術的應用范圍涉及整個供應鏈企業的經濟活動,除了直接影響企業供應、生產、庫存、銷售中任何一環的成本之外,信息傳遞的時效性也決定了企業能否在客戶發出需求以及反饋問題時做出快速響應。訂單信息的及時跟進和數據化顯示是實現企業與客戶之間信息交互的重要手段,實現信息的透明化是加強客戶關系建設的方法之一。
解決方案
由金蝶和大明雙方共同成立的數字化轉型項目組,重新明確了大明集團從戰略定位到戰術執行的多維度、全方位的整體系統方案,構建了符合大明行業特色,以”研、產、銷、財、人、賬、物”為核心文化的高級業務藍圖,以實現為客戶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的戰略任務。
大明國際數字化整體規劃圖:
搭建以客戶為中心營銷管控體系,實現集團統一管控,實現從計劃、生產到入庫的整體業務打通
“大明從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引進了眾多’高精度、高效率’的先進加工設備集群,在大明第三代ERP系統的支持下,可提供裁剪、切割、研磨、成型、焊接、熱處理、機加工、噴涂、總裝等菜單式加工,以連貫生產的方式,為客戶提供從原材料采購到零部件及半成品制造配套的’一站式’服務。”大明國際CIO徐飛講到,通過ERP系統的建設,實現了對客戶制造配套的”一站式“服務,提高了生產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
新的系統建立常規產品通用質量標準,實現銷售、采購、計劃、生產、質量、倉儲產供銷一體化,使各部門能及時獲取所需要的信息。例如在訂單方面,支持生產訂單優化選單,便于根據產品及主材信息進行優化整合,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實現生產訂單鎖庫及調撥轉移鎖庫信息功能。員工可以根據生產訂單產品、工藝、主材信息快速準確生成工序計劃及計劃產出。同時在計劃變更方面,根據已排產生產訂單主材利用、生產計劃單執行及新銷售定單下達情況。
鏈接產業鏈上下游,打造上游供應商、以及下游客戶
“EPR系統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供應鏈業務運行效率,讓客戶獲得優質高效服務享受數字化服務體驗。”大明金屬ERP系統負責人楊試水講到,大明的信息化建設也為客戶提供了更優質的服務。
江蘇大明作為鋼貿生產加工行業,其中很大部門材料提供商來自上游鋼廠,通過與鋼廠ERP系統鏈接,使得供應商可以及時查看自身權限范圍內的庫存情況,極大的提高雙方的運行效率,同時通過客戶服務平臺,實現分子公司之間在線調貨,廢料在線競拍功能,極大的節省了人工成本,降低出錯率,第二,通過與客戶ERP系統的對接,客戶可以快速鎖定自身所需商品的生產情況,發貨計劃,到料情況,大大提高了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效率。
立足鋼貿,固本發展,向深加工制造領域進軍
通過搭建云星空平臺,集團與分子公司之間的業務互通、業財一體,供應鏈一體化等核心管理問題,大大提高了企業銷售接單效率、計劃下達效率、生產加工效等率,同時縮短了財務結賬周期,庫存周轉率得到提升。同時通過金蝶云·星空平臺,實現了“一分多”及“多合一”雙業務管理模式,為企業布局深加工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財務數據的滯后以及財務與業務流程割裂,是造成結賬效率偏低的根本原因。所以,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業財一體化是實現業務互聯以及業務轉型深化的重中之重。”大明金屬信息部部長鞠建國講到。
項目價值
搭建集中管控體系,加強集團內部溝通效率
基于項目戰略目標,形成了從產品研發設計,到戰略執行,人力資源管控,資金管控,協同管理的一體化戰略布局,打破集團與分子公司、分子公司與分子公司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信息互通,業務鏈緊密相連,提成資金管控效率,確保資金安全,產品成本的精細核算,報表合并,為企業經營分析決策做依據。
協同產業鏈上下游,實現供應鏈數字化
得益于ERP系統的有力支撐,集團銷售當量從2015年的208萬噸(不銹鋼138萬、碳鋼70萬噸),增長到2019年454萬噸(不銹鋼183萬、碳鋼271萬噸),目前簡單加工業務訂單至提貨的交付周期,不銹鋼約4.7天,碳鋼約3.2天。在這個交付周期的背后,依靠ERP全流程貫穿處理報價-訂單-生產-入庫-提單-配送各類單據;依靠ERP與立體庫系統對接,實時處理32萬條立倉庫存數據操作;依靠ERP打通銀企直連對接多家銀行直接獲取付款到賬信息減少手工對賬環節;也依靠ERP對接金稅系統實現一鍵開票;還依靠ERP系統與大明鋼聯物流運輸管理系統對接,實現提單數據實時調度配載。
以客戶為中心,提升用戶體驗
CRM和客戶服務平臺在近兩年實施投運,客戶服務平臺提供的自助查詢服務,客戶可隨時查閱與大明的交易信息、交貨進展和資金往來情況,近期還將推出品種鋼掛牌銷售和質保書電子化服務,讓客戶獲得更多自助服務的便捷特性。平臺的訂單推送功能已累計處理訂單11000多份,成品發貨以及相關的單據也通過推送轉換的方式進行處理,有效地提高業務處理效率。CRM系統與ERP系統流程貫通,實現客戶快速開戶,敏捷響應交易需求,構建多級客戶公海,使沉睡客戶轉化率超過70%。客戶服務平臺累計推送的訂單達到11000多份,通過CRM和面向客戶的服務平臺,不斷更新客戶服務數據,促進集團各子公司間的營銷協同,對客戶提供更多精細化服務,從商機到售后服務,實現了全流程管控。
數字化轉型價值
大明ERP系統目前管理著公司不銹鋼、碳鋼、特鋼總計30多萬噸集團常備庫存數據。ERP系統也支撐全集團超過數萬用戶的高頻度并發使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集團每月業務當量不斷攀升,交貨品質穩定,客戶服務質量在線,都離不開信息化系統的有效支持。系統提升了鏈接客戶和伙伴的能力,累計管理銷售合同總數達到200多萬份,活躍客戶70000多家、供應商12000多家,數據總量達16.98T,并且以每年20%的速率持續增長。為有效保障集團每周7天不間斷營業的持續服務要求,ERP系統已配備應用級災備設施,并成功完成切換演練,以此規避各類不可抗力風險對持續運營的影響。